咨詢客服
立即升級

元宵節(jié)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習俗科普喜慶紅色模板

節(jié)
月圓時團聚
    天黑時有燈

元宵節(jié)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

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

所以稱正月十五為“元宵節(jié)”

元宵節(jié)一過就意味著新年就要過完了



了解元宵節(jié)
歡度元宵 共樂佳節(jié)

元宵節(jié),又稱上元節(jié)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(jié),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。正月是農歷的元月,古人稱“夜”為“宵”,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所以稱正月十五為“元宵節(jié)”。元宵節(jié)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。

元宵節(jié)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。主要習俗有賞花燈、吃湯圓、猜燈謎等。此外,不少地方元宵節(jié)還有游龍燈、舞獅子、踩高蹺、劃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傳統(tǒng)民俗表演。2008年6月,元宵節(jié)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

節(jié)日由來

元宵節(jié)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元宵節(jié)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,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。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“試燈”,十五日夜為“正燈”,民間要點燈盞,又稱“送燈盞”,以進行祭神祈?;顒?。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,對于形成元宵節(jié)習俗也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,

元宵在早期節(jié)慶形成過程之時,只稱正月十五、正月半或月望,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。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,又稱上元,唐末才偶稱元宵。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。到了清朝,就另稱燈節(jié)。



元宵習俗
吃元宵

正月十五有吃元宵的習俗。元宵即"湯圓",以白糖、玫瑰、芝麻、豆沙、黃桂、核桃仁、果仁、棗泥等為餡,用糯米粉包成圓形,可葷可素,風味各異,有團圓美滿之意。

吃元宵

正月十五有吃元宵的習俗。元宵即"湯圓",以白糖、玫瑰、芝麻、豆沙、黃桂、核桃仁、果仁、棗泥等為餡,用糯米粉包成圓形,可葷可素,風味各異,有團圓美滿之意。

猜燈謎

猜燈謎又稱打燈謎。在古時候,每逢農歷正月十五,傳統(tǒng)民間都要掛起彩燈,燃放焰火,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,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。



END



正月十五鬧元宵
恭賀新春
兔年大吉



【模板版權聲明】

排版|135編輯器

圖片|135攝影圖(ID:59978)使用時請自行替換

貼紙|筆格設計

文字|135AI寫作,僅用作占位,使用時請?zhí)鎿Q



價格: 會員免費
模板編號: 122665
投訴

手機掃碼預覽

立即購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