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陽光下,楊柳隨著微風擺動,屋檐下,燕子也筑起了巢。春分了,燕子也回南了,耳邊似乎又想起了“小燕子,穿花衣”的童謠。
驚蟄,又名“啟蟄”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三個節(jié)氣。斗指丁,太陽到達黃經(jīng)345°,于公歷3月5-6日交節(jié)。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(jié)律變化影響而出現(xiàn)萌發(fā)生長的現(xiàn)象。時至驚蟄,陽氣上升、氣溫回暖、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,萬物生機盎然。
驚蟄后五日,“倉庚鳴”,倉庚就是黃鸝,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,嚶其鳴,求其友。倉為青,青為清,庚為更新。
再五日,“鷹化為鳩”,古人稱“鳩”為布谷鳥,仲春時因“喙尚柔,不能捕鳥,瞪目忍饑,如癡而化”。到秋天,鳩再化為鷹。
陽光下,楊柳隨著微風擺動,屋檐下,燕子也筑起了巢。春分了,燕子也回南了,耳邊似乎又想起了“小燕子,穿花衣”的童謠。多么悠閑的春日時光,南歸的燕子帶著一份慵懶,使人忘卻煩惱與憂愁,使人輕松歡笑起來。
驚蟄,又名“啟蟄”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三個節(jié)氣。斗指丁,太陽到達黃經(jīng)345°,于公歷3月5-6日交節(jié)。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(jié)律變化影響而出現(xiàn)萌發(fā)生長的現(xiàn)象。時至驚蟄,陽氣上升、氣溫回暖、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,萬物生機盎然。
春分,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是春季第四個節(jié)氣,于每年公歷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(jié)。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,此日太陽光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晝夜幾乎等長。
陽光下,楊柳隨著微風擺動,屋檐下,燕子也筑起了巢。春分了,燕子也回南了,耳邊似乎又想起了“小燕子,穿花衣”的童謠。多么悠閑的春日時光,南歸的燕子帶著一份慵懶,使人忘卻煩惱與憂愁,使人輕松歡笑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