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使社群保持活躍?
我們是否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?自己加入的社群剛開始熱熱鬧鬧,不知不覺間社群里話題就越來越少了,漸漸的變成了廣告?zhèn)鞑サ?,慢慢就死了呢?而有些社群隨著時間的積累越來越活躍,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漸漸的離不開了呢?我們怎能保證一個社群不死并且有質量的存活下去呢?
不知不覺畢業(yè)多年,離開了小學,離開了初中,離開了高中,告別了最后的大學,如今的生活中找不到一點曾經讀書的痕跡,留下的只是滿腦模糊的記憶,翻開手機,搜尋一點蛛絲馬跡,目光停留在《高三14》班,群里靜悄悄的,好像一座曾經美好的院子長時間無人照理變得雜草叢生,有些許年代久遠的廣告,支離片碎無人回答的話語,群靜了,真的靜了。
為啥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呢?
缺話題:當初創(chuàng)建群的目的,一方面方便管理,消息通知,加強彼此的聯(lián)系,如今大家各奔東西,每天沒了必要的消息通知,老師也不再約束,同學們也有了彼此的聯(lián)系方式,工作社交圈子,價值觀也變得不同了,除了久遠的回憶沒什么值得留戀的了。
缺少管理:各奔東西,不再約束,老師與班干也不再有學習紀律的管理需求。
無人運營:大家各忙各的,也很少有人有精力去組織策劃組織活動,加強彼此的聯(lián)系。
沒了曾經上學時頻繁的使用,大家的互動,沒了共同的話題,群失去了意義與價值。
工作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們進入了各種各樣的群,公司管理的公司群,興趣愛好一致的交友群,職業(yè)發(fā)展學習的付費群等等,有些群經過了幾年的時間依舊活躍不減當年,有些群半死不活垂死掙扎,而有些群變得銷聲匿跡。
1. 良好運營的活躍群:
2016年下半年我加入的一個社群(不報名字,不做推廣,省得被說打廣告),一群設計愛好者聚集地,由一個行業(yè)大佬創(chuàng)建,發(fā)展到四群,真是人數(shù)接近六千,如今依舊保持很高的活躍度,每日群里討論設計行業(yè)相關的話題,禁止廣告,無休止灌水,違者格殺勿論,每周群眾免費會授課兩節(jié),全體小白人人膜拜,管理員一批大佬,群里偶爾搞個參與活動,彼此來個互粉,指導等等,為啥這個群經過幾年的洗禮依舊朝氣蓬勃呢?
(1)興趣點紐帶:有共同的愛好,共同的話題,志趣相投。
(2)組成結構:人人膜拜的靈魂人物群主,一批行業(yè)大佬管理,眾多小白,小白膜拜大佬有需求被解決,大佬獲得擁護有求必應。
(3)管理運營:進群有篩選機制,灌水者殺無赦,不定期組織活動增強了群員連結。
(4)輸出:組織活動與相關平臺進行合作,群員獲得曝光量,大佬授課知識傳播,職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等各方面的咨詢解答。
2. 垂死群
2017年上半年加入的一個群,也是一線互聯(lián)網公司的從業(yè)人員創(chuàng)建,人數(shù)近千,剛入群時大家沒事交流交流行業(yè)知識,偶爾灌灌水,大佬也會來灌輸一些知識,后來群里慢慢灌水居多,大佬也很少露面,群也在走下坡路,人員在流失,活躍度下降嚴重,原因做些分析
(1)興趣點紐帶:設計愛好者,相關從業(yè)人員
(2)組成結構:幾個資歷久些,在一線互聯(lián)網公司從業(yè)的人員,大部分行業(yè)新手,經驗少的從業(yè)者,大家交流,偶爾會有大佬解答問題
(3)管理運營:入群無門檻,時常有交流,灌水成平常,大佬偶爾會出沒推一下自己的文章作品
(4)輸出:基本無
3. 忘了名字的群
曾今打球進入了一個群,組織打了幾次球,后來沒了動靜。
(1)興趣點紐帶:打球,約球。
(2)組成結構:一個打球厲害點的群主,社群發(fā)起者,幾個關系好的管理者,一群愛好者。
(3)管理運營:基本無人管理了。
(4)輸出:打了幾場比賽。
好社群具備哪些特征,該如何運營呢?
好社群的五個要素:志同道合、結構層次、運營管理、價值輸出、復制擴散。
1. 志同道合
對某種事物共同認可或行為相對一致,社群產生觀念價值一致。
大家產生極強的情感依賴
大家在一起很愉悅快樂
有現(xiàn)實的利益價值:如人脈 渠道 圈子 成長空間 互助等
2. 結構層次
社群的結構層次劃分決定了社群的存活。
(1)組成成員(人員層次結構)
發(fā)現(xiàn)號召志趣相同的人抱團形成金字塔或者環(huán)形結構,最初的一批成員會對以后的成員產生巨大的影響,好的人員組成結構如下:
靈魂核心人物:眾人膜拜,情感依托紐帶
不同層級人員分布:少部分大佬,一部分中流骨干,大部分普通小白,層次不同,視野知識能量不同,保持了群能量的輸入與輸出,內在交換傳遞
(2)交流平臺
社群人聚集的大本營,常用的有微信、QQ等等。
(3)加入原則
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被珍惜,成本太低,門檻太低也難以保證質量,設置假如門檻,如身份信息驗證,在哪個渠道得到群號,或者群員邀請,或者付費(一些付費群,心理核算,付出成本會珍惜)等等,不同類型的社群采取的機制不同。
(4)管理規(guī)范
人越多越需要管理,設立管理員,完善群規(guī),禁止灌水違者殺無赦,禁止私聊,鼓勵添加好友建立長久聯(lián)結,弱聯(lián)系變成強聯(lián)系等等。
3. 運營管理
保持群的活躍度,良好的發(fā)展走向,彼此聯(lián)結更強,社群的運營抓住以下幾點:
(1)儀式感
加群通過申請,入群有規(guī)范,行為有獎勵懲罰,表現(xiàn)好,做出貢獻封稱號給予一些權利,表現(xiàn)不好,做出不好影響,禁言踢出社群等。
(2)參與感
尋找話題,制造焦點,拉動互動參與感,制造聯(lián)結;分享想法成就等;群里時常搞個分享,每人對一些觀點的認知發(fā)言,搞個活動,人人當活動控場者,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收獲等。
(3)組織感
組織活動,對某事進行分工協(xié)作,來個比賽,分小組,分成員,大家競賽,有組織,有規(guī)模,有次序。
(4)歸屬感
讓群員感覺到情感依賴,我們線上活動的組織參與,線下活動的策劃開展,見面會,party等加強共識,大家的情感聯(lián)結依賴,以此保證社群凝聚力。
4. 價值輸出
有輸出才有價值,才有意義,形成良好的循環(huán),社群的輸出方式有以下類型:
形象輸出:文化標識,LOGO Slogon等
自媒體輸出 : 公眾號、頭條、微博等
微課直播輸出:平臺開發(fā)社群成員的微課合集,開通直播頻道,群員輪流做主持
社群培訓、訓練營:組織社群成員進行培訓
社群資詢:社群成員一起開發(fā)問答平臺
社群代言人:為企業(yè)產品或服務提供社群代言服務
5. 復制擴散
社群的復制擴散,慢慢的壯大,其實社群做的規(guī)模越大,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,人員眾多,一個小的點可能就會造成惡性循環(huán)分歧,小圈子,人員少,話題集中,在復制這一層有三種模式:
(1)俱樂部制
社群一開始就約定起止日期及服務內容,服務到期續(xù)費加入;這種模式讓社群在時間線上向未來延伸,讓社群更深化
(2)加盟店制
通過知名度,在全國各個城市建立分舵,每個地區(qū)若干負責人;這種模式在空間上進行了延伸
(3)旗艦店制
不追求人員的擴展,而追求社群服務的升級,消費品的復制迭代,保證群員的持續(xù)消費力
找準自己社群的定位,建群的初衷目的,用心科學的去組織運營,相信大家都會一點點的成長,看到自己想要的結果,失敗需要總結經驗,成功需要奮力前行,下次再會。
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用戶運營的干貨,請繼續(xù)關注135編輯器。
立即登錄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