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死而生,從人生終點看看自己想要什么
我參加過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葬禮是怎樣的?它帶給我什么感受?
如果一年后我就死了,我會怎么安排我現(xiàn)在的生活?
如果我明天要死,我今天要做什么?
我死的時候,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銘上寫些什么?為什么希望這樣寫?
如果我死了,我認(rèn)為自己做過的最有價值的事情是什么?
臨死的一刻,我會怎么評價我自己?
文:meiya
來源:meiya(ID:OneStepUp)
最近,臺灣著名主持人博達(dá)仁“安樂死”的視頻刷爆網(wǎng)絡(luò)。博達(dá)仁罹患胰腺癌晚期,痛苦不堪。
博達(dá)仁在兒子和其他家人的陪伴下在瑞士接受了“安樂死”。視頻中,他神色如常地服下工作人員給的藥,微笑著說“再見”,整個過程平靜而輕松。之后,兒子摟著他,對他說:“爸爸,我們愛你”。兒子看著父親慢慢停止呼吸,離開這個世界。
這個視頻引起大家對“死亡”這個話題的討論。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從容平靜地面對死亡,死亡似乎也沒有那么可怕。死亡雖然沉重,但是卻可以教導(dǎo)我們更好地面對自己的生活。思考死亡,對我們活得更有意義是非常有幫助的。
今天推薦這篇文章,看看直面死亡,我們可以獲得怎樣的改變?
-01-
死亡體驗,改變?nèi)松?/span>
全美知名的神經(jīng)外科醫(yī)生埃本?亞歷山大寫了一本書叫《天堂的證據(jù)》,講了自己的瀕死體驗,并從這體驗中獲得治愈和新生的故事。
原本身體健康的他忽然患了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——大腸桿菌腦膜炎,這種細(xì)菌性腦膜炎幾乎是致命的,經(jīng)過7天的瀕臨死亡的昏迷后,在致死率超過了97%的情況下,他奇跡般蘇醒過來,幾個月后完全痊愈。
在昏迷期間他見到了生機勃勃,極致美好的天堂:郁郁蔥蔥的樹木,廣袤的田野,潺潺的溪流,玩耍嬉鬧的孩子……和一個天使般的女孩坐在一個由上百萬只蝴蝶組成的“平臺”上,他們坐在蝴蝶翅膀上,女孩傳遞給他這樣的信息:“你被愛擁抱。你沒有恐懼。你不怕犯錯。”
這次瀕死體驗讓這位原本是“科學(xué)家還原論者”變成了“看見天堂的人”,同時徹底治愈了他支離破碎的靈魂。
埃本是被領(lǐng)養(yǎng)的孩子,當(dāng)46歲的他在自己孩子的鼓勵下,聯(lián)系生身父母卻得到“他們還……不想跟你相認(rèn)”的答復(fù)時,他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重創(chuàng),自責(zé),被拋棄,不被愛,不知道自己是誰,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等負(fù)面的情緒包圍著他,使他深陷抑郁情緒長達(dá)7年之久。
瀕死體驗讓他找到真實的自己,知道自己是誰,知道自己一直是被愛的,上帝給予他無條件的愛,認(rèn)識到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體都是緊密相連的。
他重新接納了自己,不完整的殘缺感被補全了,也看到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,愛著自己的家人,并找到了生活的意義。
經(jīng)歷了這次瀕死體驗后,他明白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經(jīng)歷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
他作為一名科學(xué)家和醫(yī)生,一直有著兩個不可推卸的責(zé)任:探求真相和救死扶傷。現(xiàn)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成了承擔(dān)這兩個責(zé)任的方式,他將自己的故事分享出來,是自己作為一個治愈者應(yīng)該肩負(fù)的使命。
從某一個方面講,埃本很幸運,不單是他得了重病而康復(fù),而是體驗了瀕死的感覺。
瀕死體驗會對一個人的人生產(chǎn)生巨大的影響,很多甚至?xí)倨湔麄€人生的覺醒,讓人看到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么,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,開始活得明白,變得清醒,造成戲劇性的長久的正向改變。
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和許多文學(xué)作品里我們都能看到,那些遭遇了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人,如患了危及生命的疾病的人,遭遇重大車禍的人,他們往往與之前判若兩人。
赫爾曼·麥爾維爾在《白鯨》中寫了名言:接近死亡時,究竟是萬念俱消,還是留下最后啟示的痕跡,那只有死過了的作家才說得上來。
陀思妥耶夫斯基無疑就是這樣的作家。
1849年春28歲的他因牽涉反對沙皇的革命活動——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活動而被捕,經(jīng)過7個月的審訊,軍事法庭結(jié)束了對一案的審理。
一個月后,將21名被告被宣判處以死刑。 1849年12月 22日清晨,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其他20位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成員一起,被押上囚車,向謝苗諾夫校場駛?cè)ァ?/span>
“憲兵們將他們分開,使之排成散兵線,并把他們帶上一座黑沉沉的斷頭臺。檢察長扯著嘶啞的嗓子開始宣布判決書,冷酷無情的判決詞在寒風(fēng)中傳遍整個校場。
陀思妥耶夫斯基聽到了他的名字,此時,他的頭腦有點麻木,他突然想起了許許多多的往事,許許多多的親人。他突然想到,‘有多少時光都白白地浪費掉了,有多少時光都在迷惘、謬誤、無所事事和渾渾噩噩中虛廢了;我太不知道珍惜它們,我做過多少違心的事啊”。
想到這時,他對生命涌動起一種最真實的熱愛,‘生命是大自然的賜予,生活是一種幸福,每分鐘都會成為終生的幸?!?/span>
槍聲響起,陀思妥耶夫斯基目睹排在自己前面的三位隊友被槍決,接下去的就是他了,他與幾位好友擁抱,吻別。
但是,槍聲并沒有響。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赦免令傳到了刑場。所有的人被改判為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。
生死只在一線之間,這驚心動魄的一幕,“使陀思妥耶夫斯基經(jīng)受了常人無法體驗到的生與死的考驗,在精神上他獲得了一種無可比擬的力量?!?/span>
20年后,將被判死刑的情景寫進了小說《白癡》。經(jīng)過死亡的考驗之后,陀思妥耶夫斯基此后的人生發(fā)生了巨大的轉(zhuǎn)變,他將寫作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(yè),開始非常勤奮地寫作,寫出了《罪與罰》《卡拉瑪佐夫兄弟》等文學(xué)巨著,成了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。
狄更斯小說《圣誕頌歌》中的主人公吝嗇鬼斯克魯奇也經(jīng)歷了一次死亡體驗從而獲得整個人生的覺醒。因為“未來之靈”在圣誕夜的探訪,他目睹了自己的死亡,陌生人搶奪他的東西,甚至不放過他的床單和睡衣,聽見鄰居輕描淡寫地談?wù)撍乃劳?,他還參加了自己的葬禮,凝視、撫摸自己的墓碑。
這一次的死亡體驗使他的整個人格發(fā)生了改變,他終于明白是自己昔日的所作所為而失去了愛情、幸福、快樂和生命。雖然自己是這樣的一個人,但在美好的圣誕節(jié)還能得到別人誠摯熱切的祝福,于是他發(fā)誓改過自新。他從一個冷漠自私的吝嗇鬼變成熱情大方又對人充滿同情心的好人,人生從此煥然一新。
想象一下,如果你參加了自己的葬禮,凝視、撫摸自己的墓碑。你會有怎樣的反應(yīng)?
我在一檔電視節(jié)目中聽過一個人參加自己葬禮的故事(不是死了之后靈魂出竅去考察自己的葬禮,而是真的參加)。
電視嘉賓是個普通的女大學(xué)生,學(xué)習(xí)心理學(xué),但是為人懶散,拖延嚴(yán)重,因為拖延耽誤了許多重要的事情。為了改變自己,她找了幾個好朋友,給自己認(rèn)真策劃了一場“葬禮”。
在“葬禮”上,她的黑白照片擺放在靈堂中間,旁白放著花圈,空氣中播放著哀樂,她躺在棺材中,聽著親朋好友致哀悼詞,講述她的人生,然后人們合上棺材蓋,抬起她的棺材走了一段路。
因為體驗了這次葬禮,她反思了自己的人生,感覺“舊我”已死,“新我”誕生,從此變得更積極主動地生活,懶散拖延的毛病也改善了許多。
據(jù)說,也有人還沒有死,就給自己修了一個墳,每每難以做重大決定時,每每感覺要迷失自己,忘記自己想要的東西時,就會到自己的墳前坐一坐,想著如果他死了,對這些事情會怎么看……
這往往會讓他做出清醒、明智的決定,可以避免做出不少自己日后會后悔的事情。
私以為,每個人最好都能體驗一次這樣的葬禮或者給自己修個墳?zāi)?,現(xiàn)在還有不少人會去“死亡體驗館”體驗死亡(我有機會,一定也要體驗一次),雖然是有意策劃的,但是一個人體驗過死亡,才更加珍惜活著,死亡體驗會讓我們?nèi)ニ伎迹?/span>
什么才是我想要的?
什么對我來說是生命中重要的和有意義的?
我現(xiàn)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自己想做的?
在心理咨詢中,為了促使來訪者去思考對于自己而言什么是重要的,什么是有意義的,推動他不要再浪費時間下去,鼓勵他去活出真實的自己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,我有時會采用這樣一個方法:
將報紙撕成一個長條,然后雙手拉著這根紙條,對他說:這個報紙的長度代表著你生命的長度,假設(shè)你活到了80歲。
過去你花了很多時間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,浪費了自己的很多時間,現(xiàn)在你30歲,過去的這30年你無法再重新來過(一邊說,一邊撕掉30/80的報紙長度);
65歲之后你的身體衰老,行動力減弱,還患上老年病, 65歲到80歲這段時間你很可能沒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這里要去掉15年(撕掉15/50的報紙長度);
剩下的35年里,睡覺要占掉1/3的時間(撕掉12/35的報紙長度);然后你要工作賺錢、做飯、吃飯、洗澡、穿衣打扮、閑聊、購物、打電話、上網(wǎng)看新聞看評論、看電視電影、刷微信朋友圈、走路、坐車、旅行、結(jié)婚后夫妻吵架,有孩子以后照顧孩子,養(yǎng)孩子,照顧和陪伴父母等,這些事情會花掉你多少時間呢?要不要60—80%的時間(撕掉剩下報紙的80%的長度)?
最后剩下5-8年的時間(我的手上只剩下短短的一小截報紙在空氣中微微顫抖),你想要做什么呢?
這種方式對一些來訪者來說會起到震撼內(nèi)心的作用,促使他做出積極的改變,過一種更貼近自己內(nèi)心的生活,對另外一些來訪者而言,觸動并沒有那么大,但是這個方法一定程度上都會讓他們?nèi)ニ伎甲约旱娜松?,去問問自己:我想要怎樣的生活?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么?/span>
-02-
直視死亡,才能更珍惜時間
在外國影視劇里,我發(fā)現(xiàn)在他們生活的社區(qū)周圍常常有像公園一樣的墓地,這些公墓大多綠樹環(huán)繞,鮮花綻放,景色優(yōu)美,并沒有給人陰森恐怖的感覺。
許多的墓地甚至還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,如法國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、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綠蔭公墓、奧地利維也納的中央陵園等。這些在城市中的墓地,不僅給人們寄托哀思的空間,也提醒生者要珍惜活著的時光。
作家蒙田認(rèn)為我們的房間應(yīng)該要有一扇可以俯視墓地的窗戶,也許正是基于此??粗沟貢屢粋€人的頭腦保持清醒,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,活得不再渾渾噩噩。
比起西方國家,中國城市少見墓地,墓地大都在很遠(yuǎn)的郊區(qū)。這跟我們對死亡的態(tài)度有關(guān)。在我們的文化中,認(rèn)為死是不吉利的,墓地也是不吉利的。墓地建在城市中會令許多人不滿:活人怎么可以跟死人生活在一起呢?
在我的農(nóng)村老家,大人嚇唬玩鬧的孩子常常會說:你再不聽話,我就把你扔在xxx的墳地上!我們提起墓地,總是覺得可怕。
我們害怕墓地,更害怕死,甚至連說“死”字都成了一種忌諱。我小的時候,過年是不能說“死”字,說“死”是不吉利的事情。
記得有一回過年,我因為說了一句“開心死了”被家族里的大人訓(xùn)斥:“大過年,說什么死!”
我們不是直視死亡,而是逃避死亡的,但是死亡是逃不掉的,人總是要死的,每一天我們都是朝著死亡更邁進了一步。
先賢早就教導(dǎo)我們生死相依,要向死而生,學(xué)習(xí)如何好好活著也就是學(xué)習(xí)如何死去,同樣,學(xué)習(xí)如何死去也就是學(xué)習(xí)如何好好活著。子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圣·奧古斯丁曾寫道:“唯有面對死亡之時,一個人的自我才真正誕生。”
心理咨詢大師歐文?亞隆曾與癌癥晚期病人有過長達(dá)十多年的密切接觸,他發(fā)現(xiàn)許多人直面死亡時,不僅沒有陷入絕望,反而產(chǎn)生了積極深遠(yuǎn)的改變。
人們放棄了生活中無關(guān)緊要的瑣事,重新安排生活的重心,不做違背自己心意的事情,花時間跟愛的人更多的交流,他們變得更有勇氣去冒險,生活也變得更充實更有意義。
他在《直視驕陽》一書說:“我們應(yīng)該直面死亡,就像正視其他恐懼一樣。我們應(yīng)該去審思自己最終的歸宿,去熟悉它,了解它……有引導(dǎo)的直視死亡,而不是壓抑那種恐懼會讓人生更加珍貴,更加深刻,更加有活力?!?/span>
-03-
沒有好好活過的人最怕死
我自己的一次死亡體驗是我爺爺?shù)倪^世。那時候,他已經(jīng)病得很嚴(yán)重了,整日臥床不起,無法說話了。我們整個家族的人每晚都會來到他的床邊,大家彼此聊天,陪伴著他。最后,爺爺在奶奶的懷里,家人的陪伴下停止了呼吸,結(jié)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我的爺爺是個農(nóng)民,但是一輩子都在努力奮斗,他靠自己辛勤的勞動蓋起兩棟大房子,養(yǎng)活一大家子人。他是村里最早買電視的人,他五十多歲時在村里開小賣部,六十歲時還搞養(yǎng)殖業(yè)……
他不斷尋求發(fā)展的一生和他對待病痛和死亡的態(tài)度,教會他的子孫如何面對生存與生活;在一天天和大家陪伴爺爺臨死之前的日子里,我認(rèn)識到爺爺教給我關(guān)于陪伴與愛的功課,也認(rèn)識到他教會我:只有不虛度的人生在將死之際才能克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,讓一個人安然逝去。
某一期的《奇葩大會》上,來了一位做臨終關(guān)懷的男士。
高曉松問他,什么人最怕死?
他說,沒有好好活過的人最怕死,那些恣意活過的人,對死最坦然。
一個人如果不想在死之前充滿恐懼和遺憾,那他就應(yīng)該盡力地活出自己。
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(xué)做的那次著名演講中講了三個故事,其中第三個就是有關(guān)死亡的。他說:
我十七歲的時候,我讀到了一句話:“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(dāng)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話,那么有一天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你是正確的?!?/span>
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從那時開始,過了 33 年,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:“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,,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?”
如當(dāng)答案連續(xù)很多次被給予“不是”的時候,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某些事情了。
“記住你即將死去”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。它幫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選擇。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, 包括所有的榮譽、所有的驕傲、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,這些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。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東西。
你有時候會思考你將會失去某些東西,“記住你即將死去”是我知道的避免這些想法的最好辦法。你已經(jīng)赤身裸體了, 你沒有理由不去跟隨自己內(nèi)心的聲音。
當(dāng)一個人覺得時間還很多,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去做很多事情時,他往往會拖延時間,并糾纏于眼前的雞毛瑣事,而不會去做那些他認(rèn)為重要的,應(yīng)該做的事情。
反之,當(dāng)一個人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,反而會變得清醒,不再害怕失敗,不再害怕他人審視的目光,也不再為瑣碎之事浪費自己的精力,而是會去做自己認(rèn)為重要的,或者一直想做但沒有做的事情。
臺灣專門研究死亡教育的一個博士黃天中說過一段話:“只有無知的人與不能勇于面對生命的人,對死亡才會感到恐懼。聰明的人會視死亡為親密的伙伴和仁慈的導(dǎo)師,任何人若要完完全全成為一個生命力充沛而豐富的人,那么他在有生之年,必然得與死亡結(jié)友。”
讀這篇文章的讀者應(yīng)該大多數(shù)都是身體健康,活蹦亂跳的年輕人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,可以站在死亡的角度來看一看今天的自己,問問自己以下一些問題,通過這樣的思考,你也許會慢慢找到自己內(nèi)心最向往的東西,聽見自己真正的聲音,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
我參加過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葬禮是怎樣的?它帶給我什么感受?
如果一年后我就死了,我會怎么安排我現(xiàn)在的生活?
如果我明天要死,我今天要做什么?
我死的時候,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銘上寫些什么?為什么希望這樣寫?
如果我死了,我認(rèn)為自己做過的最有價值的事情是什么?
臨死的一刻,我會怎么評價我自己?
參考書目:《直視死亡》
作者簡介:meiya,86年女生,現(xiàn)居上海。曾經(jīng)的廣告人,現(xiàn)在的暢銷書作家,書評人,自由撰稿人,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。已出版《慢慢來,一切都來得及》《慢慢來,讓靈魂跟上來》《他愛的是玫瑰,而你是薔薇》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》等多部暢銷作品。豆瓣網(wǎng)紅人,關(guān)注量15W+。
責(zé)任編輯:Spencer 蘩
THE END.
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排版技術(shù)支持
立即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