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延源于心理不安,非懶惰所致!

放手去做,總是要比拖延著不做更好。

大志是我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,他聰明外向,自幼就比我更得老師喜歡。前段時間,他關注了我的知乎賬號,并打電話來詢問我的修煉方法。在談話中,我突然想起他去年說要寫小說的事情,于是問及進展。

大志猶豫半天,才告訴我他只寫了3000字。聽到這個數(shù)字,我很吃驚。從放言要寫小說到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過去一年多了,怎么可能只有這么少的字數(shù)呢?但是當我詢問他為什么無法按計劃完成時,他卻給出了一個奇葩理由:每天都有時間寫作,但總是無法集中精力完成。

這種現(xiàn)象其實就是拖延癥的表現(xiàn)。拖延癥并不是時間管理或道德問題,而是一種復雜的心理問題。它的核心在于我們逃避什么——恐懼。拖延者害怕失敗和成功帶來的壓力,并通過放松來暫時逃避壓力。

為了克服拖延癥,我們需要克服完美主義傾向。完美主義者往往會過度自我批判,并將原因歸咎于自己或他人的缺陷。這種想法導致內心焦慮和拖延行為。

我們應該定下小目標,并慢慢地努力實現(xiàn)它們。當我們得到別人認可時會感到快樂和滿足感,并且會激勵我們繼續(xù)前行。

最后,在與大志對話時,我只用了一句話:“你知道海明威嗎?海明威曾經(jīng)說過:任何文章的初稿都是臭狗屎。”這句話讓大志明白了一個道理:放手去做總比拖延著不做更好。

果不其然,在昨天上午,他給我發(fā)了條微信:昨天一天寫了4000字,回頭再改。所以,在面對拖延癥時,請勇敢地邁出第一步,并堅持下去!
文章申明:本文章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開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
文章評價
登錄后可以評論
立即登錄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