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完整地策劃一項活動?按這4步走就夠了

做了很多活動,卻仍只是一些零散的經驗,還是不懂一項活動的整體流程?來看看這篇文章,帶你四步走完活動運營全程。


我相信每一個活動運營人員都想著策劃一個粉絲數飆升、轉化率超高、用戶活躍度顯著提升的活動。但是,現實往往是殘酷的,大多數的活動效果都是慘不忍睹的。


這不禁讓我問自己,策劃一個好的活動真的那么難嗎?


做活動運營必須要抓住重點,切忌拼命追求創(chuàng)意、照搬照抄、拍腦袋做決策。


其實活動運營最關鍵的并不是創(chuàng)意有多好或者模仿別人成功的案例,而是“套路”。


每一場活動都必須遵循以下幾個步驟:調研、策劃、執(zhí)行以及復盤。


1
調研


活動目的是什么?活動所面向的用戶群體是誰?用戶的核心訴求?


其中最核心的就是KPI的制定和拆解。


比如一個電商平臺要做一次大促,那么必須確定參與活動總貨值,有多少貨結合動銷率就可以作為本次活動的一個重要依據,如果備貨不足,則需協調各個部門提前做預案。然后進行全月業(yè)績平銷及大促指標拆解,要考慮全月成交KPI,大促完成越多平時壓力就越小。


要在這之間取平衡,需要取歷史大促和平銷期間的一個增量作參考值。


比如網易考拉海購十一月全月要做100億,雙十一3天50億,剩下的50億組要在剩下27天完成,那么每天需要完成約1.8億,要結合實際情況看這是不是一個合理的值。


在活動KPI制定好以后,需要進行拆解并落實。


分終端UV指標拆解,活動期間需要各個終端、PC、APP等有多少人來,結合以往終端轉化率去倒推我們每次UV量的要求,實時監(jiān)控。用戶維度拆解,拆分新老客用戶占比和數量,17年增加黑卡會員制,這一部高度活躍用戶、核心用戶的積累跟消費需要重點跟蹤,并制定相應營銷方案。


分類目拆解,類目在全年里成交和活動中會有相應的占比目標,拆分類目目標、流量、客單轉化、便于后續(xù)跟蹤單一類目,做出相應的調整。


將整體活動目標拆分為天、小時,每天、小時的監(jiān)控KPI的完成,尤其是雙十一這種大促,基本上當天或幾個小時前的爆發(fā)數據就能預估出來本次活動是否可以完成KPI,根據這個會做后續(xù)的策略調整。


2
策劃


該環(huán)節(jié)主要是給出活動具體怎樣做,要考慮各種細節(jié),制定可能的突發(fā)情況預案。


活動策劃的思路一般包括三點:看、想、做。


1.看:活動時間節(jié)點、行業(yè)情況、競品在做什么、自身情況分析以及用戶需求分析。


比如雙十一,11月11日是光棍節(jié),也是一個換季的時間節(jié)點,相應的用戶需求也會隨之旺盛,各大線上線下平臺都會在這個時間節(jié)點做相應的活動,那用戶很容易被這種氛圍帶動。


2.想:每次活動都會有不一樣的側重點,結合背景分析,從不同維度提煉每次活動的差異化,包括價格、貨品、服務。


比如2017年雙十一,網易考拉海購為了突出跨境電商品質和正品的一個概念,從消費者消費升級的一個角度提煉了雙十一的一個主性質,提出了消費進化論。有了活動性質和定位就可以提煉出主題和落地的往返,所以東西都需要從性質和定位出發(fā)展開。


此外,創(chuàng)新和新價值提煉(活動催化劑)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對于中大型促銷活動,不僅僅要求成交量,還有用戶信心的建立、用戶認可度、自發(fā)傳播度的提升,在用戶間的影響力,以及用戶對下一個活動的期待。


3.做:做具體活動策劃,主題、副標,利益點、時間。


讓用戶了解到的活動內容,活動是什么,有什么不一樣的點用戶能得到什么利益,什么時間,用戶怎么做。


此外,在活動策劃過程中還要注意時間點的把控,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控制:


  • 全局看:每個季度/月都會有不同的活動,將活動串聯,避免價差重疊,同時要注意節(jié)奏把控,比如兩個大促挨著太近會受到影響,雙十一和黑五。

  • 單活動看:根據活動KPI制定活動時間長度,不同活動不一樣,比如普通促銷活動,來-3天預熱,2-3天賣貨就夠了,雙十一,十月底就開始籌備。

  • 全方案具體看:傳播類活動會在預熱期間做造勢鋪墊,預熱期間的商品常選擇非爆款商品做提前購,為了保證平銷,再氛圍上做一些鋪墊。

3
執(zhí)行


活動全程,把控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順利完成活動目標。


在活動開始之后,就需要根據KPI去監(jiān)測需要監(jiān)測的數據。根據監(jiān)測數據推斷出活動能否完成KPI,然后對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,使之高效運轉,最終能實現KPI指標。


此外,運營人員需要按照二八法則進行用戶運營,這是保證整個活動KPI完成的關鍵點。


4
復盤


活動完成后一定要及時復盤,一般復盤包括四個步驟:目標回顧、效果評估、原因分析以及經驗總結。


  • 目標回顧:顧名思義目標回顧就是看預先定義的目標是否實現。然而在電商類活動中,需要重點回顧活動的整體情況,如KPI完成情況、UV、客單、毛利;活動情況,如新用戶來源、老用戶復購、預熱收藏加購物車、優(yōu)惠券使用情況等;類目情況,如各類目完成度、流量、客單價以及轉化情況。

  • 效果評估:需要根據監(jiān)測的數據得到評估效果,如流量、客單價、轉化、互動分享傳播等等。

  • 原因分析:根據前面的效果評估結果,分析可能造成該結果的原因,看看到底是規(guī)則、流量、文案還是運營等方面出現問題。具體要細追到是在哪個時間點發(fā)生了什么,誰應該為此負責,從而避免以后再犯類似錯誤。

  • 經驗總結:最后就是總結經驗。要習慣總結各個活動的經驗,將其中的得與失詳盡展示,提出后續(xù)的優(yōu)化方向。

以上四個步驟就是活動運營的“套路”,缺一不可。其中每個步驟中的具體環(huán)節(jié)需要視具體活動和目的而定。


那么,即使你沒有很好的創(chuàng)意,老老實實根據以上四個步驟,一步一步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那么做出來的活動也至少可以達到80分。


文章申明:本文章轉載自互聯網公開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
文章評價
登錄后可以評論
立即登錄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