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正處于一段十分艱難或壓力性的生活階段,可能會對你的思維和想法產(chǎn)生負面影響;這會導致個體注意力分散、壓力大以及工作或?qū)W習效率低下。
我們期待中的夜晚應(yīng)該是:倒頭便睡,枕頭完美地接住你僵直的頸椎,疲憊的肩膀和腰陷入床墊,將所有的疲勞和煩惱都摁入夢中,留在那里,醒來又是鋼鐵女戰(zhàn)士。
愛并不能對抗抑郁癥,但會愛,一定能喚起一點什么。那些彼此相對時笑起來的瞬間就是證明,哪怕它再短暫,哪怕結(jié)果如何。
如果你發(fā)自內(nèi)心地渴望學習與成長,那么跨越對共鳴和被確認的需求,追求準確而又謹慎的認知是我認為最科學的方式。
愛的寬度與質(zhì)量決定內(nèi)在力量的大小。任何親密關(guān)系,只有在令雙方都舒服的愛的滋養(yǎng)下,才能最終達成一種狀態(tài):我愿意為你成為更好的人。
育兒即育己。你想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,你自己就要努力成為什么樣的人。如果你的婚姻不幸福,但能夠好好離婚,離婚后你也努力讓自己過好,同時能夠好好關(guān)愛孩子,我相信孩子一定也能過得好。
如果人類還有那么一點自由,那就是“接納”的自由。而選擇接納的人,就已經(jīng)將人生的主權(quán)抓在了自己手里。
所謂家庭規(guī)則,他它隱含于一家之中,沒有道破到家卻默默形成的默契。
我們早已過了那樣童稚的年齡,可是尋求父母的認可和首肯,卻成了長大后也戒不掉的習慣。
教育孩子,是一種和孩子相處的藝術(shù),與其說你在教育孩子,不如說是在相處的過程中,用你的人格影響孩子。
<strong>恐懼并不會發(fā)生,問題才有轉(zhuǎn)機,模式才會突破,家才可以松綁,而這,需要深入探索</strong>。
如果是早年獲得過父母很好的愛的滋養(yǎng),個體就能夠發(fā)展處比較好的安全感,他生活的就會很放松
聰明的人,懂得在親密關(guān)系中甩鍋,邀請對方參與,分擔義務(wù)承擔責任。
青春期正是孩子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,也是我們需要積極轉(zhuǎn)型的時候:從良師和教練轉(zhuǎn)型成為益友和顧問。
家人是我們的一面鏡子,一個人笑了,其他人也會受到感染?;丶視r的一個笑容,就是帶給家人最好的禮物。
比了解更重要的是,理解。當你深深理解這場親子關(guān)系中每個角色無能為力的悲哀時,才能真正接受和釋懷,終止被“禍害”的命運。
這是心理學界的曾奇峰老師在2007年寫給自己女兒的一封信。是一篇舊文,但再次讀還是情真意切,言辭灼灼,充滿著睿智與平和的態(tài)度和思想,對女兒愛而不溺,寵而不嬌。值得父母親和想要做父母的人再次看一看。
我們能夠形成清晰的人際邊界,同時又會接納人和人之間有無法擺脫的關(guān)聯(lián)和情感,這份情感才是我們生活的意義。
關(guān)鍵還是通過咨詢代謝掉自己的創(chuàng)傷,把自己發(fā)展成一個能量更高更為成熟與開放的人。
-
2021-11-18 17:28:08
-
2021-11-26 20:04:46
-
2021-11-01 16:55:37
-
2021-11-01 16:50:50
-
2021-10-28 16:47:15
-
2021-10-26 16:51:57
-
2021-10-22 15:08:18
-
2021-10-21 15:59:18
-
2021-10-20 15:27:49
-
2022-05-31 09:56:31